利什曼原虫病又称犬黑热病,是种由寄生于犬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利什曼原虫病的诊断及治疗。
利什曼原虫病
本病幼犬较成年犬感染率高。
【病原体与流行病学】
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病犬的血液、骨髓、肝、脾、淋巴结等。
虫体为无鞭毛体(杜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最大直径约5微米用瑞氏液染色后胞质呈浅蓝色,核圆形红色,常偏于虫体一端,动基体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或偏于另一端。
该病的主要传染媒介和中间宿主是吸血昆虫白蛉。当其叮咬患病动物时,虫体随血液被吸入,在白蛉消化道内约经1周发育成为前鞭毛虫(又称鞭毛体或细滴型),并逐步移向白蛉口器。当带虫白蛉再次叮咬健康犬时,成熟的前鞭毛体便进入犬体内,随后失去鞭毛成为无鞭毛体,随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组织器官
进入犬体的利什曼原虫被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吞噬后,在其中分裂增殖,大量增殖的虫体不仅破坏细胞,而且以渗透方式吸收营养并向宿主体内释放特异性毒素,从而引起感染动物发病。
【症状】
该病潜伏期数周、数月,长者达1年以上。病犬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皮肤损伤,可见多处脱毛、皮脂外溢,出现丘疹、结节、皮肤增厚或破溃、结痂等,尤以头部耳、鼻、脸面和眼睛厝围及四肢趾(指)部最为显著,有的病例呈现足关节肿胀和强直。病犬常伴有食欲不振,精神委靡,消瘦,贫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叫声嘶哑及鼻出血等症状,最后死亡。
【诊断】
本病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从病犬的外周血液、脾脏、淋巴结、骨髓、肝脏和皮肤等处检查到虫体。早期还可以进行淋巴结穿刺,或在溃疡边沿刮取病料制作抹片或涂片,瑞氏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检查,发现杜氏体即可确诊。
【防治】
在流行区,应加强对犬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感染犬应及早隔离治疗或扑杀。杀灭白蛉可有效控制本病传播。在流行李节,应消灭白蛉滋生地,用菊酯类杀虫剂等定期喷洒犬舍及犬体,或结合用灯光诱杀白蛉。
治疗可用葡萄糖酸锑钠,每干克体重150毫克,总剂量一般不宜超过5克。分成6份,配制成10%注射液,每天肌肉或静脉注射1次。
若一个疗程未痊愈,可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