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是人工喂养的鲤鱼,生存环境与食用鱼有很大差异,由于缺乏诊断技术,给正确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锦鲤患病初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情就已经不轻,用药治疗作用较小,鱼病不能及时治愈,大批死亡而使养殖者陷入困境。更重要的是,即使病鱼治愈,也往往在外形上留下缺陷。如鱼鳞脱落后不能再生,鱼鳍烂蚀后虽能再生但不能恢复原有长度及风韵,鱼体颜色也会不同程度地失去往日的光泽,而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防治锦鲤疾病要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等措施,控制鱼病的发生和蔓延。引起锦鲤发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
影响鱼类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水质等要素。
1.水质
锦鲤为维护正常的生理活动,要求有适合生活的良好水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锦鲤的生长,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有水体的酸碱度(pH)、溶氧(D·O)、有机耗氧量(BOD)、透明度、氨氮含量及微生物等理化指标。在这些适宜的范围内,锦鲤生长发育良好,一旦水质环境不良,就可能导致锦鲤生病或死亡。在水质的影响因子中,最主要的是溶解氧和酸碱度这两个因素。
2.水温
锦鲤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尤其是水体的水温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水温发生急剧变化时,机体由于适应能力不强而发生病理变化乃至死亡。例如:锦鲤在换水时要求温差低于3℃,苗种阶段的温差低于2℃,否则会因温差过大而导致锦鲤“感冒”,甚至大批死亡。
3.溶解氧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量的高低对锦鲤的正常生活有直接影响。溶解氧量低,锦鲤会窒息而死。不及时换水,水中锦鲤排泄物、分泌物过多、微生物孳生、蓝绿藻类浮游生物生长过多,都可使水质恶化,溶解氧量降低,使锦鲤发病。
4.酸碱度
锦鲤对水质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一般以pH值7.5~8为宜,超过这个范围,也易患病。如果在pH值5~6.5时,锦鲤生长慢,体质较差,易患打粉病。
生物因素
病原体
导致锦鲤生病的病原体有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这些病原体是影响锦鲤健康的罪魁祸首。在鱼体中,病原体数量越多,鱼病的症状就越明显,严重时可直接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鱼病病原体传染力的大小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繁衍以及从宿主体内排出的数量有密切关系。水体条件恶化,有利于寄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其传染能力就较强,对锦鲤的致病作用也明显;如果利用药物杀灭或生态学方法抑制病原体活力来降低或消灭病原体,例如:定期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或投放硝化细菌增加溶氧、净化水质等生态学方法处理水环境,就不利于寄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对锦鲤的致病作用就明显减轻,鱼病发生机会就降低。因此,切断病原体进入养殖水体的途径,根据锦鲤类的病原体的传染力与致病力的特性,进行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将病原体控制在不危害锦鲤的程度以下,减少锦鲤疾病的发生。
藻类
一些藻类如卵甲藻、水网藻等对锦鲤有直接影响。水网藻常常缠绕锦鲤幼鱼并导致死亡;而嗜酸卵甲藻则能引起锦鲤发生“打粉病”。
自身因素
鱼体自身因素的好坏是抵御外来病原菌的重要因素,一条自体健康的鱼能有效地预防部分鱼病的发生,自身因素与鱼体的生理因素及鱼类免疫能力有关。
鱼体的生理因素
鱼类对外界疾病的反应能力及抵抗能力随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营养、大小等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例如:车轮虫病是苗种阶段常见的流行病,而随着鱼体年龄的增长,即使有车轮虫寄生,一般也不会引起疾病的产生。鱼鳞、皮肤及黏液是鱼体抵抗寄生物侵袭的重要屏障。健康的鱼或体表不受损伤的鱼,病原体就无法进入,像打印病、水霉病等就不会发生。
免疫能力
病原微生物进入鱼体后,常被鱼类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并吸引白细胞到受伤部位,一同吞噬病原微生物,表现出炎症反应。如果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难以阻挡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时,局部的病变将随之扩大,最后因超过鱼体的承受力而导致锦鲤死亡。
人为因素
1.操作不慎
在饲养过程中,经常要给养鱼池或水族箱换水、兑水、分箱、清洗和捞鱼,有时会因操作不当或动作粗糙,使鱼蹦到地上或器具碰伤鱼体,造成鳍条开裂、鳞片脱落等机械损伤。这样很容易使病菌从伤口侵入,使鱼体感染患病。例如:烂鳃病、水霉病就是通过此途径感染的。
2.外部带入病原体
从自然界中捞取活饵、采集水草或购鱼投喂时,由于消毒、清洁工作不彻底,可能带入病原体。另外病鱼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又用于无病鱼,或者新购入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3.饲喂不当
锦鲤基本上是靠人工投喂饲养,如果投喂不当,或饥或饱及长期投喂干饵料,饵料品种单一,饵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动物性饵料和合理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样锦鲤就会缺乏营养,造成体质衰弱,就易感染患病。当然投饵过多,易引起水质腐败,促进细菌繁衍。另外投喂的饵料变质、腐败,就会直接导致锦鲤生病。
4.环境调控不力
锦鲤对水体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单位水体内载鱼量太多,易导致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劣,加上不及时换水,鱼的排泄物、分泌物过多,二氧化碳、氨氮增多,微生物滋生,蓝绿藻类浮游植物生长过多,都可使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在换水时水温突然变动,温差超过3℃以上;水温超过适应范围的上限或下限,以及水温短时间内多变,或长时期水温偏低,都会使鱼发病。
5.环境因素
做好锦鲤疾病的防治工作是养殖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防重于治”是鱼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针。做到这一点,鱼病的发生率和锦鲤死亡率都会显著降低。由于锦鲤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情形人们不易察觉,一旦生病,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当鱼病严重时,通常会失去食欲,无法通过内服药物治疗,另外外用药常常受到药液浓度和药浴时间的限制,而且有些鱼病,到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锦鲤的饲养过程中,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达到防止或减少锦鲤因病死所造成的损失。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消除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鱼体抗病力,是预防鱼病发生的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