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隐鞭虫病

隐鞭虫病是一种鱼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在我国的流行地区很广,主要是寄生在鱼鳃上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隐鞭虫病如何防治吧!

隐鞭虫病病原

我国危害鱼的隐鞭虫已知有两种,即鳃隐鞭虫和颤动隐鞭虫。

鳃隐鞭虫身体扁平,前端稍宽,逐渐向后端尖削。整个身体像一片柳叶,体长8.7(7.7~10.8)微米(不包括尾鞭毛),体宽4.1(3.9~4.8)微米。身体前端有一个由两个基粒组成的生毛体。从生毛体长出两根不等长的鞭毛,一根伸向体前方为前鞭毛,约与体长相等;另一根沿身体表面构成一狭长的波动膜,再伸到体后游离为后鞭毛,约为体长的一倍半。身体中部有一圆形细胞核。在细胞核的前面有一个同细胞核等大小的动核,胞质呈淡绿色或均匀无色,含有少量食物粒。活的虫体用后鞭毛插入寄主的鳃表皮组织内,使虫体固着在鳃上。离开寄主时,借前鞭毛和波动膜不断摆动,使身体缓慢前进。

鳃隐鞭虫的繁殖是纵分裂,即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新个体,其中一个子体又重新长出前鞭毛和后鞭毛,另一个则继承母体的前鞭毛和后鞭毛。

颤动隐鞭虫比鳃隐鞭虫略小,体长6.7(4.6~7.7)微米,体宽4.1(3.2~4.6)微米,外形近三角形。从身体前端长出两根鞭毛,一根向前为前鞭毛,另一根沿身体边缘伸向体后游离为后鞭毛。波动膜不明显。胞核圆形,在身体中部稍前,胞核前面有一个棒状的动核。这些结构通常要在染色的标本中才能看到。虫体用后鞭毛插入寄主皮肤和鳃表皮组织内,把虫体固着在寄主身上,常作挣扎状颤动。脱离寄主后能活泼地自由游动。

隐鞭虫病流行情况

鳃隐鞭虫的流行地区很广,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地区各养殖场和天然水体中的鱼类都有发现。此虫可侵袭一些淡水观赏鱼类。

颤动隐鞭虫病在面积小、水质较差的池塘,于饲养鱼苗和夏花鱼种阶段比较常见,冬末春初的鱼苗也经常发生此病。颤动隐鞭虫的危害不及鳃隐鞭虫。

隐鞭虫病有哪些表现

鳃隐鞭虫一般寄生在鳃上,主要危害草鱼种。用显微镜检查鳃,可见病鱼的鳃内有大量的鳃隐鞭虫寄生,它们用后鞭毛插在寄主的鳃表皮细胞内,使鳃表皮细胞被破坏,鳃血管发炎,从而阻碍了血液的正常循环,同时鳃组织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掩盖鳃的未经破坏的部分,使鱼呼吸困难,窒息而死。病鱼体色变黑并消瘦,鳃瓣鲜红多黏液,严重时大批死亡。

颤动隐鞭虫的寄生部位是鱼的皮肤和鳃瓣,尤喜鱼的皮肤,对寄主没有选择性,一般淡水鱼类均能寄生,对鱼苗和3厘米以下的幼鱼有一定的危害性,但一般不引起鱼病。严重感染的幼鱼,其幼嫩的皮肤和鳃组织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生长和发育,病鱼日渐消瘦,体色变黑,除皮肤和鳃瓣多黏液外,没有其他症状。

如何预防隐鞭虫病

流行季节,食场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

鱼种入池前经过检疫,如发现有病原体,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浸洗鱼种,水温10℃~15℃浸洗20~30分钟,水温在15℃~20℃时,浸洗15~20分钟。

如何治疗隐鞭虫病

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达0.7毫克/升。

用2%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以上。

用0.5%甲醛溶液,浸洗病鱼30分钟左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鱼类隐鞭虫病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