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绝大多数属卵生鱼类。产卵繁殖期间,雌、雄亲鱼分别将卵子和精液排出体外,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受精发育而成为第2代。但有一些观赏鱼也属胎生。
散性卵鱼
“杂配”鱼很少能得到,或根本就得不到亲鱼的照料,亲鱼只有在产卵繁殖时才群聚一起(通常每周1次)。产下的卵有的呈黏性,黏附在水草上;有的无黏性,便直接落在河床底部。在自然界里,产下的卵子或隐于混浊的泥水里,或被水流冲走。因此,这类鱼儿无需亲鱼的照料,其实也得不到亲鱼的照料。然而,人工繁殖的散性卵鱼,需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水族箱放置一些圆形石块,或者在繁殖箱中种植一些水草,以免亲鱼吞食鱼卵,特别是雌鱼产完卵,将亲鱼捞入饲养箱、池。散性卵鱼的品种有:波鱼、脂鲤鱼等。
穴性卵鱼
虽然穴性卵鱼寿命很短,只有1年,但这些鱼对其卵子关怀备至。穴性卵鱼的自然栖息地每年都要遭到干旱的袭击,为避免“后继无鱼”,必须在干旱季节来临前产卵,并将卵埋藏在河床的淤泥中,使之安然度过即将来临的干旱季节,而亲鱼产完卵后即死亡。待雨季来临,埋在泥里的鱼卵经清洁水源的滋润,便能孵化。仔鱼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便能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产卵,然后成为下一个干旱季节的牺牲品。生活在南美的穴性卵鱼,常常潜入淤泥中产卵,而生活在非洲的穴性卵鱼,如鳉科鱼则习惯雌雄亲鱼并排而立,由雌鱼卷起臀鳍,形成一条通道,让鱼卵直接进入泥层。由于水族箱不会发生干涸,大多数“1年龄”的鱼的寿命往往超过1年。有些鳉科鱼调整其产卵方式,以适应水族箱的生活条件,将卵产在茂密的水草丛中或产在人工鱼巢上。穴性卵鱼为鲱科鱼(包括1年龄鱼)。
沉性卵鱼
该鱼中极具代表性的是慈鲷科鱼。慈鲷科鱼“领土”意识极强,产卵习性各有不同,且对后代关怀备至。慈鲷科鱼自行选择配偶,挑选和清理繁殖场所(例如清除水藻)。或将卵产在开阔的水草叶上、倾斜的石块表面;或将卵产在比较隐蔽的洞穴中、倾倒的花盆里。
雌雄亲鱼完成产卵、受精任务后,则不停地拍打水面,使水流动,以保持受精卵的清洁,也时常将受精卵移到预先整理干净的场所,直至受精卵孵化为止。幼鱼在能自由游动后的2~3周内,亲鱼仍始终陪伴着,以防止食肉性动物的伤害。其他一些将卵产在水草叶上,水族箱边、沙砾凹坑里,但这些鱼不像慈鲷科鱼那样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沉性卵鱼类中,有种名为溅水灯鱼,为了保护鱼卵免受肉食性动物的伤害,将鱼卵产在悬于水面的水草叶背面。在水族箱中,则常将卵产在玻璃盖上。沉性卵鱼品种有:鲶鱼、慈鲷科鱼、溅水灯鱼及某些淡鱼等。
巢性卵鱼
这类鱼在产卵繁殖期间,通常会营造巢穴,将受精卵放在巢穴内孵化,雄鱼守卫在巢穴旁,保护受精卵,使其安全孵化。巢穴一般由雄鱼营造,或用泡沫筑成浮巢,或在水底为沉性卵造巢。雌鱼产卵后雄鱼有攻击雌鱼的习性,须立即将雌鱼捞出。
口孵卵鱼
这类鱼将其鱼卵含在口中孵化,甚至还将仔鱼含在口中保护。口孵卵鱼产卵繁殖时,通常是在沙砾上挖一个精致的坑作巢穴,将卵产在巢穴里,受精后由雌鱼(有些鱼类中是雄鱼)含在口中孵化。有些种类的雌鱼将卵子含在口中,然后受雄鱼臀鳍上假卵的吸引,嘴巴贴近雄鱼臀鳍,使口中的卵子受精。孵化期约持续两周,这段期间,雌鱼不再进食。口孵卵鱼的品种有:某些慈鲷科鱼、某些斗鱼。
胎生鱼类
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这些鱼生出完全成形的幼鱼,它们在一个种群的水族箱中有生存下来的机会,但有些也会被其他的鱼捕食。
鱼出生后需要另外准备一个水族箱,尺寸为45厘米×25厘米×25厘米。从主水族箱中抽取部分水,并加入少量的新鲜水,并且安全地将幼苗转移到备用水族箱,而不用等到水变质。注意此时的水位保持在浅水状态,直到过滤器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益生菌来处理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