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下的芭蕉

芭蕉是热带植物,在我国南方十分常见,台湾、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有许多农民是以种蕉为生。记得八十年代初刚来深圳时,从广州到深圳的铁路沿线两边都是农田,田地里种的是水稻、甘蔗和芭蕉。如今农田变成了工厂和楼房,芭蕉田已经见不到了。只是在农民的房前屋后,以及城市公园和小区庭院里,还有一簇簇芭蕉供人观赏。

芭蕉是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古书有记载:“蕉不落叶。一叶生,一叶蕉,故谓之芭蕉”。这大概就是芭蕉本名的来源。芭蕉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它的茎像树干一样结实粗壮,但那是假茎,是由叶鞘相互交叠形成的,没有一般树木的实心和年轮。

芭蕉的叶子很好看,青绿色,有光泽,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叶柄粗壮。“扶疏似树,质坚非木,高舒垂荫。”在炎热的夏日里,肥肥大大的芭蕉叶撑起一方绿色的天,人们称芭蕉为绿天;它的叶子可以做蒲扇,又名扇仙。都是极文雅极好听的名字。

你吃过芭蕉的果,熟悉芭蕉的叶,但可能没见过芭蕉开花吧。

芭蕉长了三年以上才可以开花。夏天,一个红褐色的大花苞从叶丛中抽出并且下垂,一茎一花。苞片呈佛焰苞状,每个苞片内有淡黄色小花十余朵,呈穗状花序,2列;花通常为单性,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雄花具雄蕊5枚。芭蕉花有独特的鲜甜味,可药用,也可食用。

不久,苞片内的芭蕉花变成了果实。果实为浆果,肉质,三棱状长圆形。野生芭蕉果实内有种子,黑色。

芭蕉易栽易活,病虫害少、产量高,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是十分理想的经济作物。芭蕉的果实是人类最爱吃的水果之一,在世界水果市场上仅次于葡萄和柑橘。芭蕉的假茎、叶片及果皮可喂猪,雄花可作蔬菜,芭蕉干心可酿酒或制粉;茎皮纤维可制麻、织布;叶可提取蜡粉,汁液可作食物防腐剂。芭蕉根、茎、叶、花、茎汁(即芭蕉油)均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利尿、止渴、化痰、平肝等功效。

芭蕉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后来传入中南美洲。芭蕉分为食用蕉和观赏蕉,食用蕉又分为鲜食蕉和煮食蕉。鲜食蕉包括香蕉、大蕉、粉蕉和龙牙蕉4个类型。因香蕉栽培最广泛,故常以香蕉作为食用蕉的总称,目前香蕉约有300多个栽培品种。产于我国的香蕉植株较矮,仅1.8米高,所以被称为矮脚蕉、中国蕉。

在观赏蕉中,有一种蕉叫做红蕉,它结的果实不能吃。它开的花像莲花一样,很好看。

芭蕉种类繁多,深受人们喜爱。你可别小瞧了它,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芭蕉,可有文化了。

芭蕉的茎十分坚固,但它是空的,所以佛家常常用芭蕉来形容人世间的虚幻,世上的一切都像芭蕉的茎干一样“外实中空”,瞬间即逝。佛经中说:“色、受、想、行、识亦如聚沫、尘埃、芭蕉。”“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当知法无实。”一株普通的芭蕉,被佛祖点出蕴藏其中的人生真谛,当然惹人格外关注了。

文人们则是触景生情。坐在书桌前,抬头望见院内的芭蕉树,于是,大批描写芭蕉的诗词就涌现出来了。“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下雨天,雨打芭蕉的声音又引起更多的思绪:“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至今好听。

芭蕉树不但产生了诗词和音乐,还产生了大书法家。书法家怀素因家境贫穷买不起纸,只好在芭蕉叶上练字,终练成一代狂草大师。画家们则是将芭蕉引入水墨画。在国画中,画得最多的树木恐怕就是松、竹、芭蕉了。在这些画作中,芭蕉生机勃勃,很有韵味。

除了水墨芭蕉外,丰子恺的一幅漫画我也十分喜欢。

宋代蒋捷有诗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首惆怅委婉的诗。丰子恺则将这首诗画成另一种情调:一只蜻蜓飞过,桌子上香烟缕缕。普通平实,但兴致盎然。

趣味人生,人生趣味。真个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文人笔下的芭蕉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