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如何进行集约化加温养殖

集约化加温养殖是一种很是常见的乌龟养殖方法,这种方式采用加温的方式饲养乌龟,让乌龟养殖周期缩短,提高乌龟养殖的经济效益!

乌龟如何进行集约化加温养殖

传统的乌龟养殖,稚龟从卵壳中孵出养成到商品规格(250克左右),通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因为乌龟有冬眠的习性,每年实际生长时间很短,以致经济效益不显著,这就是至今乌龟养殖不普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根本原因。

利用温泉和工厂余热水,以及采用加温的方式饲养乌龟,改变了乌龟的冬眠习性。在加温养殖条件下,如果全年保持28°℃±2℃的水温,乌龟的实际生长时间与常规养殖比较,1年约等于25年。这样就缩短了养殖周期,相对地就可以提高乌龟养殖的经济效益。

(1)加温养殖的供热方式。加温养龟的供热系统由热源、供热管及散热设备等3个基本部分组成。首先要使供热系统有足够的供热能力,在当地正常温度变化范围內,保持池水稳定在28°℃±2℃左右,尤其是龟池表面蒸发引起热量的散失,故必须采取措施使室内的气温高于水温2~5℃。其次,一次投资和正常运行费用要经济合理。再者,操作使用要方便,符合乌龟的生理生态要求。

直接供热:当热源的水质符合养龟标准,将热水通过调温池调至适宜的温度后,可以直接送入养龟池。

间接加热:当热源水质不宜直接用于养龟时,可在池内敷设蛇形管或盘热交换器,利用管道将池水加温。间接加温方式热水温度必须较高,否则难以使池水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散热设备供热:散热设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使室温高于水温,以减少池水的蒸发:从而保持室內温度相对稳定;②防止室内形成蒸汽团,降低室内的透明度,影响透光性和乌龟的生长。温室的加温和保温主要靠散热器。散热器供热必须采用汽供热方式,否则难以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0℃以上。

(2)温度控制。加温养龟池温室的温度控制包括水温的控制和气温的控制两种。

乌龟如何进行集约化加温养殖

调温池水温的控制:养龟池的水温要求稳定在28℃±2℃C,散热范围内,无论何种热源,引入养龟池之前的水温肯定要远高于养龟池所需的水温。因此,就必须实行中间池与养殖池之间的两级调节。一是将中间池的水温控制在某一温度值,当养殖池水温低于28°℃±2℃C时,即将中间调节池的水注入养殖池中,虽然中间调节池的水温与乌龟生长所要求的温度比较起来仍高一些,但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翰送以及养殖池面积较大,一般不会影响乌龟的生活和生长。

中间池的容量根据加温池规模和养殖池换水次数确定,中间调节池的水温控制通常根据外界气温及热负荷等情况确定。当外界气温在0C以下时,中间池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外界气温在0C以上时,中间池水温控制在35℃左右为宜。

室内水温控制:养殖水体温度均匀与否对乌龟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制约乌龟的生长因素之一。根据观察,若水温突变±5°℃时,龟体自身将难以调节,生理出现紊乱,导致死亡。尤其是稚龟其适应调节能力较差,体质较弱,危害更大。

养殖水体的水温均匀性包括,一是横向均匀性,根据池壁的散热情况,一般水温是由池中心向边绿依次降低;二是纵向均匀性,根据水体循环特性,一般由表面及底部温度依次降低。因此,在控制水体温度均匀性时,必须考虑到水温的变化规律。

为了较好地解决养殖池水温的均匀性,同时结合循环换水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两点措施:一是采用底部排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沉入池底的排泄物和残饵排出池外,防止水质恶化,减少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的疾病;另一方面可将底层温度较低的水排出,提高水温纵向均匀性。二是采用交叉多点近底层加水,进水口共有多个排出点,保证横向水温均匀性。尤其要保证近池壁的进水孔有足够的热水加入。

(3)室内气温和湿度控制。加温养龟室内的气温及相对湿度并不是制约乌龟生长的重要因素。因为乌龟大多时间生活在水中,因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它的影响并不像水温对其生长的影响那么大但是,空气温度的高低对水温和相对湿度有间接的影响。如果气温低,是水与气温温差大,水向空气中散热、散湿量增加,水温难以维持二是含湿量大,阳光透过率下降,影响乌龟的正常生长。而减少湿度的具体措施是增施通风热气装置—排风机,采用人工控制,强行排气。

(4)加温养殖的方式。

乌龟如何进行集约化加温养殖

1)全年恒温养殖。所谓恒温养殖,就是全年保持养龟池中的水温在28℃±2℃C。这种养殖方式全年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即从稚龟越冬开始进入温室进行养殖,当夏未秋初室外气温降低时,温室进行加温;当夏季高温来临时,并不将乌龟转岀室外,而是通过人工控制调节的手段,使温室的温度不超过28°℃±2。这种方式一则充分利用温室的面积;二则省去了将乌龟从室內到室外几次转移的麻烦,又减少了因人工操作造成的机械损伤;三则使乌龟有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此方式适合于有地热和有工厂余热水的地方。

2)两头加温养殖。两头加温养殖,即在稚龟越冬后和越冬前在室内进行加温养殖,当室外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就没有必要再采取加温措施了,将室内的乌龟移到室外进行养殖。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养登中是相当广泛的,它也同样适用于养龟。采用这种方式,如果当年的稚龟能达到50克左右,经过第二年近8个月的生长是完全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的(250克以上)。此方式适合于需要人工加温的地方。

3)保温养殖。我国广大地区从5~10月,能达到乌龟的最适生长水温(28°C±2°C)的时间,一般只有2-3个月(南方稍长一些北方更短一些)。保温养殖就是设法延长养殖时间。具体做法是:当通过加温方式将稚龟养成100克左右的幼龟(一般在第二年的5月份)即转入盖有塑料大棚的养龟池中进行养殖。通过塑料大棚保温可以使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的养殖时间延长2个月以上,达到快速养殖的目的。

(5)加温养殖的放养密度。加温养殖条件下乌龟的放养密度受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各地差别很大,最适宜的密度是多少?生产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6)日常管理。加温养殖,由于乌龟的放养密度大,水较深水体小,自净能力差,对水质调控的要求较高,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在加温条件下,由于乌龟习惯了高温,所以对摄食水温度要求更高。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忽视水温的变化,应尽量保持水温的稳走性。

通过加温和保温措施,乌龟处在生长旺蔤期,尽可能多投喂活鲜饲料,保证乌龟对饲料的营养需求。

这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目前由于瑩的市场行情不好,很多养殖者利用养蝥场地来养龟,这种利用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利用养鳖池单独养乌龟的话,一定要解决乌龟的陆地栖息问题,在养鳖池中多设置一些休息台,否则乌龟会因为休息台少或因找不到休息台而被水淹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乌龟如何进行集约化加温养殖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