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尾鱼原产于墨西哥,1840年被植物学家卡尔·亨利发现命名。它体长可达10厘米,养在水族箱之中的只有7~8厘米,雌鱼身体呈橄榄色,鳃盖后有一条深红色条纹纵贯鱼体中部,尾鳍下部数根鳍条延长如剑,背鳍上有许多红色斑点,疏落有致,优雅美丽。雌鱼无剑,色彩稍逊于雄鱼。
以上所说的这种剑尾鱼已很难见到,人们现在饲养的是红剑尾鱼,它是由蓝剑尾鱼人工培育而来,通体呈极浓的正红色,观赏价值很高。红剑尾鱼品种也很多,从眼睛颜色上分为红眼剑和黑眼剑;从背鳍形态分为高鳍剑和普通鳍剑;从尾鳍形态可分为燕尾剑和普通尾剑,其中以红眼高鳍燕尾红剑最名贵。当然,也有的人工培育品种体色并不是纯红,如鸳鸯剑、黄剑、白剑、苹果剑等。剑尾鱼品种虽多,但生活习性几乎完全一样。
剑尾鱼的适应能力极强,这一点可以和孔雀鱼媲美,只要水温能保持在20℃~26℃,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水中就可正常生活和繁殖。剑尾鱼杂食,非常喜欢吃水蚤,鲜活的最好,干的也可。它性情温和,从不攻击比它弱小的别种热带鱼,但同种间雄鱼会发生追逐,有时还会跃出水面。
剑尾鱼繁殖简单,雌雄区别也容易:雄鱼体形相对瘦小,臀鳍延长呈棒状。养鱼箱中发现胎斑明显腹部膨大的雌鱼,应立即捞入产仔箱。产仔箱一般用30厘米×25厘米×20厘米的小型水族箱,事先注入清水,水温可略高于养鱼箱的水温,并放些枝叶柔软的水草。为避免母鱼吞食仔鱼,待其产完后就将母鱼捞入专设的水箱静养2~4天恢复体力,之后捞回养鱼箱,一般一个月后可再次产仔。剑尾鱼6~8月龄性成熟,每胎产仔20~50条,多者可达100条。高鳍燕尾的红剑鱼雄鱼交尾力不强,故常用普通红剑与高鳍燕尾雌鱼交配。红剑鱼也有返祖现象,有时也会生出橄榄色的剑尾鱼。
红剑尾鱼性情活泼好动,体色浓艳血红,这在热带鱼中较少见,故常做其他热带鱼的搭配品种饲养。
剑尾鱼的寿命3~5年,当发现鱼背部微微隆起,鱼活动力弱,即表明已进入衰老阶段,应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