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病是鱼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会让病鱼因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呼吸障碍而死亡,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小瓜虫病如何预防以及治疗吧!
小瓜虫病有哪些表现
体表的小白点,是由于虫体在寄主表皮上钻孔,寄主受到刺激,分泌的大量黏液和伴随表皮细胞的增生产生的白色小囊泡。由于虫体的破坏和继发性细菌的侵袭,使鱼体表皮发炎,局部坏死,鳞片易于脱落,鳍条腐烂、裂开。虫体寄生在鳃组织上时,能破坏鳃小片,使其分泌的黏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上皮增生、鳃静脉充血或部分鳃组织贫血。虫体侵袭鱼的眼角膜,引起发炎、变瞎,病鱼终因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呼吸障碍而死亡。
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可见布满了白色小点状的囊泡,故称之为“白点病”。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有时也群集绕池,鱼体不断地和其他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大批死亡。
如何预防小瓜虫病
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清除池中的带虫鱼类。
发现有患小瓜虫病的死鱼或将死的鱼,必须立即捞出埋掉,否则会造成严重传染。
用高效低毒的80%乳剂敌敌畏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达0.3毫克/升,连续泼洒1~4次,可预防此病。
如何治疗小瓜虫病
用0.2~0.4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有疗效。
每立方米水体用3.0~5.0克石灰硫黄合剂,加0.3克美曲膦酯全池泼洒,连续治疗5天。
在水深1米的鱼池,每亩用鲜辣味粉250克,生姜干片100克,混合加水煮沸后泼洒。
用150毫克/升甲醛溶液浸洗鱼种15~20分钟,隔天再进行一次。
升降温度法。让白天水温升高到32℃,晚上水温降到21℃,这样持续3~4天,具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