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刺尾鱼是一种大多以藻类为食的观赏鱼,这种观赏鱼主要分布于马斯克林群岛、基里巴斯、日本、新喀里多尼亚,不容易饲养,适合有一定经验者饲养。
选购要点
注意体色是否变深;体表黏液是否增多变白;体表是否有伤;尾刺是否完整;眼睛是否浑浊发白。鱼体蓝色,体上半部从胸鳍中央至尾柄全为黑色,但胸鳍后方具有一长椭圆形蓝斑;眼后另具一黑带,沿背鳍基部与鱼体黑斑相连。
形态特征
成鱼体长呈椭圆形而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齿较大,齿固定不可动。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腹鳍3条;尾鳍近截形。尾棘在尾柄前部,后端固定于皮下。体蓝色,体上半部从胸鳍中央至尾柄全为黑色,但胸鳍后方具有一长椭圆形蓝斑;眼后另具一黑带,沿背鳍基部与鱼体黑斑相连。腹鳍、背鳍和臀鳍蓝色而具黑缘;胸鳍前部蓝色,后部黄色;尾鳍黄色,上下叶缘黑色。幼鱼和成鱼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在于:随着成长体形逐渐拉长。栖息于有潮流经过的礁区平台水深2~40米之间的水域。成鱼通常会聚集于离海底1~2米高的水层,而幼鱼和亚成鱼则聚集在鹿角珊瑚附近,一旦受到惊吓立即躲入珊瑚的枝芽间。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食物种类
家庭饲养首选肯定还是海水鱼干饲料,呈片状或颗粒状,但是得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才行。天然饵料包括丰年虫、冷冻海产品和一些淡水性的饵料如水蚤、水蚯蚓、小活鱼等。
饲养方法
要求水质澄清,呈弱碱性,通过调节水族箱各设备使水中pH值在8.1~8.3之间,水温保持在25℃~26℃。无NH4+、NO2-,NO3-浓度不得超过25×10-6,最好低于5×10-6。盐度1.021~1.024,需氧量(6~7)×10-。
饲养适应性指数
★☆☆☆☆
不容易饲养,适合有一定经验者饲养。
混养指数
★★☆☆☆
单独养殖或与少量小丑鱼养殖。
繁殖方法
人工养殖环境鲜有繁殖的成功报道。雌雄异体。雌雄个体之间差别不大,有的差别在繁殖期间才能显现出来。大多成群产卵。有的新月时产卵,有的满月产卵,一月1次。
幼鱼孵化之后,最初几天会依靠卵黄营养,第四天开口摄食浮游生物。成为仔鱼后,身体呈侧扁,背鳍和腹鳍出现棘刺。体表无鳞,身体透明具银光。仔鱼后期称为“acronuruslarva”。逐渐地,身体变成卵圆形,尾部出现棘刺,鳍上的棘开始消失。
摄食浮游生物的摄食方式将持续大概10周,然后幼鱼到浅礁开始生活,随着逐渐成熟,鱼的攻击性降低,开始集群生活。
TIPS 妙招共享
刺尾鱼科的鱼类大多以藻类为食。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尾部有一对像手术刀一样的尾刺,具有防御作用,当刺尾鱼受到威胁或是争夺地盘时它们会用尾部的尾刺来恐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