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在处于雏雉这个阶段,日常饲养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温度以及喂食等等因素都是要考虑的,下面就让小编告诉大家雏雉如何饲养管理!
雏雉的饲养
育雏舍恒温到34℃~35℃后,按每平方米面积20~25只雏雉标准放进育雏笼内,边放边让每只雏雉饮1000单位的青霉素液,就是把已稀释好的青霉素放大盘内,饲养人员强制雏雉喙浸沾青霉素水。
1.初饮雏雉待羽毛干后24~36小时,进行第1次饮水,叫做初饮。给以与育雏舍温度相同的0.01%高锰酸钾水。初饮后再改饮普通水,水温与育雏室温度相近。从此要经常供给饮水,不能中断,随饮随有。
2.开食雏雉第1次喂料称为开食。把饲料加水调制成干湿适中,然后将少量饲料均匀地撒在垫纸上,并用手指轻轻敲打垫底来诱雏采食饲料。开食过早,会影响雏雉的休息,同时对消化器官也不利;开食过晚,易发生雏雉失水和体质虚弱;而适时开食会有助于胎粪的排除。在1周内要少喂勤给,避免腐败。1周后饲料中应拌入1%~2%的沙砾,以帮助消化。
3.饲喂次数2周龄内每天喂6次,从早上5点到晚8点,每隔3小时喂1次,晚9点熄灯,使雏雉休息。半月龄以后每天喂5次。4.采食量由于雉鸡体重比家鸡小,饲料需要量也比较少。1周龄,每日给料量平均为5克左右,1周累计饲料量为35克左右;2周龄,雏雉每日需要饲料9克左右,累计耗料63克左右;3周龄,每日耗料13克,累计耗料91克;4周龄,每日平均耗料17克,累计耗料119克。
雏雉的管理
1.温度、湿度的管理不论采用哪种育雏方式,控制好温度、湿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一环。若采取主体育雏时,其室温在开始时为34℃,育雏1~20天中每2天降低1℃,21天后每天降低1℃,直到育雏温度与环境温度(15℃~20℃)一致时,停止人工供温。若采取伞下平面育雏,开始伞下温度为35℃,室温26℃,以后伞下与室内同时降温,育雏1~20天每2天降1℃,21天后每天降低1℃。育雏温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要根据天气好坏、饲养密度、雏舍保温性能等随时调节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雏雉表现为舍内分散均匀、伸颈舒腿、睡觉安宁;如果雏雉张口呼吸,频频饮水,则说明温度过高;如雏雉“卿卿”哀鸣,挤堆,不思饮水,则说明温度低。在育雏期,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在育雏刚开始时,由于舍温高,湿度会偏低,可通过在地面上少量洒水调节,进入中后期,由于雏雉呼吸量和排粪量增多,舍温又低,其相对湿度往往超过70%,此时可打开门窗进行适当通风来调节。同时应及时清除粪便,以降低舍内湿度。
2.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易发生啄癖和其他病症。各阶段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为:1~10日龄60只,11~30日龄20只。
3.适时断喙控制啄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适时断喙。方法是:在第3周龄时,结合疏散舍内饲养密度,用电热断喙机作第1次断喙,断喙时切除喙的1/3,并充分止血。也可用剪刀剪喙后烫烙止血。对于小规模饲养的农户,可用电炉子或煤炉、火炉等烤红一铁板,进行简易烫烙断喙。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是小型养雉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卫生管理食槽和水槽应每天刷洗1次,舍内每天清除1次粪便。地面上撒落的饲料和饮水及时扫净擦干并谢绝外人参观。
5.制定防疫程序开水时第1次饮0.01%高锰酸钾水清理肠道;3~6日龄料中拌氟哌酸0.01%~0.02%,日喂2次,防治雏白痢;7日龄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预防新城疫,25日龄进行新城疫第2次免疫,以后每4个月免疫1次;8~12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只饮水,日喂2次;13~20日龄料中拌0.01%氯苯胍,日喂2次,防治球虫病(或用0.05%土霉素拌料日喂2次)。
6.注意观察雏雉群动态发现精神、食欲、粪便、行为等有异常表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每天的饲喂次数、饮水、打扫卫生、温湿度记录等工作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和工作顺序。
8.及时分级和淘汰要根据雏鸡的强弱进行分群,发现病雏和弱雏时,要及时隔离并分笼饲养,对病雏及时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病弱雏要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