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怎么家养?绿头鸭养殖方法

绿头鸭是一种大型观赏鸟类,野生的是保护动物,而家养的却不是,那么绿头鸭如何进行人工饲养呢?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吧!

绿头鸭

身体特征

绿头鸭是大型观赏鸟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各大公园、动物园均有饲养。成年绿头野鸭,公鸭头颈暗绿色,带有明显的光泽,颈部有明显的白色颈环,体羽棕灰色并带灰色斑纹,腹部灰白色,翼羽蓝紫色具有白缘,尾羽白色,仅中央4根黑色性羽向上卷曲。母鸭体形较小,羽毛棕褐色,胸腹部有黑色条纹,颈无白环,无上卷的性羽。

生活习性

绿头野鸭在热带和寒带都能生长繁衍,喜欢栖息在水生植物丰盛的地区以及浅水湖泊、沼泽地带,平时在水中嬉戏和求偶交配,迁徒时都成群结队而行。驯化后的绿头野鸭,其筑巢孵化育雏能力基本丧失,但尚有部分母鸭还会在产一定数量蛋以后,出现抱窝孵蛋的行为,但人工饲养环境下仍保持了一定的飞翔能力。母鸭产蛋以后性情温顺,人易接近,可以人为地让绿头野鸭建立起条件反射,以便于放牧饲养或圈养管理。在产蛋期过后,自行休产进行换羽。绿头野鸭叫声和家鸭相似,但没有家鸭那样嘈杂,由于长期人工驯养,已逐渐失去了因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昂首鸣叫、预示信息的本能。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绿头鸭在人工圈养的情况下,饲养场所应由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3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的比例应为l∶2∶3。绿头野鸭喜欢栖居于浅水、水生植物丰盛的湖泊、沼泽地带,食性杂而广。为了适应其野生生活习性,并保持特有的野味,家养时除建简易棚圈供晚上栖息外,进行露天放养是非常重要的。放养的饲养场所要求有较开阔的流动水面以及水草丰盛的生态环境,水深不超过1.5米。陆地上应种有适当的乔木和灌木,以利自然遮荫。水面周围浅滩和陆地近水处不宜过陡。

食物种类

植物种子、茎、叶、藻类、软体动物以及昆虫等。

绿头鸭

饲养方法

据其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必须科学地搭配饲料,对绿头野鸭进行科学饲养。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可先初步确定配合日粮的各类饲料大致比例,按家禽饲料常规配合方法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方中要加入一定量的饲料添加剂,以补充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足,如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促生长素等。从出壳到3~4周龄是绿头野鸭的育雏阶段。育雏方式可采用网箱平养育雏法和地面平养育雏法。由于雏鸭代谢旺盛、呼吸快、体温较高,排泄物又多,加之室温又较高,所以,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洁净,防止舍内空气污浊,这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提高雏鸭生活力,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保持舍内温暖干燥。育雏期间一般1~3日龄舍内应昼夜光照,以后平时可不补充光照,在晚上喂食时开灯,夜间可保留暗光照明灯,以防雏鸭应激受惊。l周龄为30℃~28℃,2周龄为28℃~26℃,3周龄为26℃~24℃,3、4周龄为24℃,以后逐渐离温。夜间室温下降,应特别注意保温饲养。室温过低,雏鸭容易“扎堆”,引发感冒等疾病,形成“僵鸭”。温度太高,雏鸭张嘴喘气,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湿度: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湿度过高,羽毛潮湿,影响雏鸭正常散热。湿度太低,使雏鸭易感染呼吸道疾患。地面平养时,注意防止垫料湿度过高。密度:为使雏鸭生长发育正常、均匀一致,必须根据其日龄增长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周龄网箱饲养为50只/米2,地面饲养为40只/米2;2周龄分别为40只/米2和30只/米2;3周龄分别为25只/米2和20只/米2。雏鸭以小群育雏成活率高,一般每群100~200只为宜。育雏结束,可逐渐改为大群饲养。雏鸭进舍前,育雏舍地面应先用10%石灰水消毒,再用1∶300的菌毒敌喷雾消毒。室内应提前1~2日进行升温,并做好各项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接雏以后,雏鸭应先饮水后开食。先喂以0.1%高锰酸钾水,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则需喂5%的蔗糖水,水温应与室温相近。饮水0.5小时后开食。开食时可把配合饲料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诱食。投料要少喂勤添,以防饲料变质,影响适口性和降低营养价值。1周龄每日喂7次,2周龄每日喂6次,3周龄每日喂5次,4周龄每日喂4次,每次喂料时间为0.5小时。应尽早给雏鸭放水,使野鸭从小适应驯养的生态环境,还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夏季1周龄便可放水,春、秋季天气稍寒冷时可推迟到2~3周龄。第一次放水时间应稍短,一般为15~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放水时间和次数。放水以后,让雏鸭在草地上晒太阳和梳理羽毛,休息约0.5小时后再赶回育雏舍。育成期是指绿头野鸭从育雏结束到产蛋前这段时间。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可将其分为中雏和大雏两个饲养阶段。

中雏阶段:5~10周龄为中雏阶段,是绿头野鸭生长的关键时期。幼雏鸭由保温饲养转入育成舍后,由于环境温度降低,应预先在地面铺以干燥、柔软、吸湿性强的垫料。同时供给较高浓度的全价饲料,并逐步提高日粮中粗纤维水平,有条件的可增加青绿饲料,从而促进野鸭的消化器官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中雏饲养到9~10周龄时,食量增大,应逐渐降低日粮营养水平。粗纤维的含量可增加到8%~10%,在饲料品种上可降低玉米、豆饼的用量,增加糠麸的比例,为过渡到大雏阶段饲养作好充分准备。随着雏鸭的生长,其饲养密度也应及时调整。5~6周龄为8~6只/米2,7~10周龄为6~5只/米2,大雏阶段为5只/米2。

绿头鸭

绿头野鸭的大雏阶段为10周龄到性成熟。此期绿头野鸭生长缓慢,采食的饲料营养主要用于维持需要、生殖器官发育和换羽,所以这个阶段应采用以限制饲养为主的饲养管理措施。限制饲养:为防止育成野鸭在这阶段生长过肥和提早成熟,影响种鸭的产蛋性能和利用年限,绿头野鸭育成期按家禽常规限制饲养方法进行。主要措施有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增加青粗饲料饲喂量,减少精料的饲喂量,还可以与增加野外放养时间结合进行。一般精料为100克/只·日以内,自由采食青饲料。控制光照时间:圈养野鸭应停止人工光照,一般光照时间以每日8~12小时为宜,有条件的可在舍内安装窗帘,放养者通常采用自然光照,不再增加人工光照。增加饮水供应,注意饮水清洁卫生。增设防护罩网:在大雏阶段,野鸭的主翼羽继续长齐,还保留野生状态下的飞翔本能。室外陆、水运动场都应增设防护罩网,天网距水面高度不低于2米,以便于驱赶和捕捉管理。

绿头野鸭产蛋期,除需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以外,还应充分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以保持种鸭前期的继续生长和产蛋后的稳产、高产,所以应提高产蛋期饲粮的营养水平。产蛋期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环节:按饲养标准保证饲料中粗蛋白质的营养水平,尤其是动物性蛋白的供给要充分满足。日粮中要添加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日粮中钙要求不低于2.5%~3.0%,有效磷不低于0.35%。产蛋期日耗料约140克/只,日喂2次,产蛋高峰可加喂1次,但原则上不增加喂量。增加光照时间,每日光照时间为16~17小时,不能少于14小时。光照强度18~20勒克司,约配置40~60瓦灯泡为宜,光源距鸭床高约2米。光照程序参照蛋鸡方法进行。尽量避免生人、噪声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给产蛋鸭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鸭舍每平方米饲养3~4只,舍内应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勤换垫草,鸭舍四周加设蛋窝,陆、水运动场安装网罩,陆上运动场应增设沙粒槽,任其自由采食。野鸭耐寒而不耐高温,夏季应创造比较凉爽的舍内环境,搞好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维持鸭群正常产蛋水平。绿头野鸭的繁殖特点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早(150~160日龄),繁殖率高,但繁殖的季节性较强。经过驯养选育以后的绿头野鸭产蛋量较高,年产蛋量可达150~200枚,一只母鸭一年可繁殖仔鸭100只以上,但仍保留着原始的季节性繁殖。春季到立夏前后(3~6月)是绿头野鸭集中产蛋的旺盛季节,这个阶段产蛋量可占全年的70%~80%。第二个产蛋旺期在9~11月,其产蛋量仅占全年的20%~30%。每日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3~4时,8时鸭群产蛋基本结束。蛋壳为青色,蛋重55~65克。交配主要在水中进行,其中以早、晚的交配频率最高,尤其是早晨出笼以后至10时,是一天中交配行为的高峰时间。

为了提高繁殖率,应掌握种母鸭的适配年龄。这时种蛋的大小逐渐趋向均匀,蛋重也逐渐增加,鸭群产蛋也开始达到高峰。公鸭应稍迟配种,一般6~7月龄为宜,过早配种会影响种蛋品质,雏鸭的成活率也受到影响。绿头野鸭第二年产蛋量比第一年要高一些,第三年产蛋量比第二年要下降约20%。种鸭的利用年限,除根据产蛋量高低以外,还要考虑到种蛋的品质,种母鸭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种公鸭利用年限为1年。种鸭群中公鸭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受精率。但公、母鸭比例的确定,受种鸭年龄、健康状况、饲养方式、饲料营养和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绿头野鸭每只公鸭所能交配的母鸭数量,比我国的麻鸭要少得多,其公、母比例一般为1∶8。年老的母鸭比青年母鸭要多搭配一些公鸭,放牧饲养的种群可多配些公鸭,配种淡季可少配些公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绿头鸭怎么家养?绿头鸭养殖方法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