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怎么养

黄雀是一种小型的鸣禽,主要是出现在我国的东北以及内蒙古,性情温顺,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黄雀如何饲养!

黄雀怎么养

身体特征

黄雀的体形纤小,体长11~12厘米,如同麻雀一般,体重11~16克。全身以黄绿色为主,且具有褐黑色羽干纹,翅膀黑褐色,并有鲜黄色花斑。雄鸟的体形修长,身体呈黄绿色,羽干纹少。头较小,略带椭圆形。有黄色眉纹。前额、贯眼纹以及颏部大都为黑色,头顶和喉部中央各有一黑色斑块,胸部至上腹部为亮黄色,下腹部为灰白色,腹侧有褐黑纹。腰部绿黄色,背部暗绿色。下体前半部分为黄色,后半部分为米白色。尾羽褐色,虹膜黑色,嘴和脚都为暗黑褐色。雌鸟体形短胖,全身满布羽干纹。头形较大,略带三角形。头顶暗绿色,杂以褐色条纹。头顶、喉部、颏部羽毛无黑色块斑,胸部黄色不显著。上体发灰,下体发白、羽毛为淡黄色。雄鸟的羽毛比雌鸟更为漂亮。

成年黄雀的雌雄鉴别方法还有以下两种:

雄性鸟比雌性鸟的鸣叫声好听,雄鸟鸣叫声为双音,雌鸟鸣叫为单音,而且,雄性鸟在接受能力和体力等方面都比雌鸟强得多。因而雄性鸟比雌性鸟的杂技表演能力强,而且动作也干净敏捷得多。

生活习性

黄雀是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的一种小型鸣禽,在我国常见于东北、内蒙古等地。

黄雀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的树林中,山区多见于松、杉等针叶树上,在平原则多栖于大柳树、榆树、白杨等树冠上。另外在灌木丛及草丛中也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黄雀属于候鸟,每年春季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内蒙古等地区繁殖、生活,秋末季节则会经河北、山东以及江苏等沿海地区,迁到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去越冬。

黄雀性情温顺,巢区占领性并不明显,所以它们多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而且常常会结成10~100只的群体,集体外出活动、觅食。黄雀性格活泼好动,在整个群队之中,大家都能很融洽地相处。它们整天和和气气、热热闹闹、嬉戏游玩,生活中充满了快乐。黄雀喜欢鸣叫,并也善于鸣叫。它们除换羽期外,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长达8个月)里都会鸣唱,尤其是在繁殖期里,它们几乎整天都叫个不停,而且声音有很多变化,悠扬动听,令人陶醉。黄雀在鸣叫时昂头挺立,姿态十分优美。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大群黄雀,同时昂头挺立、高声鸣唱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

黄雀怎么养

黄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飞翔能力强。它们不仅飞行速度快,而且善于沿着直线飞行。黄雀还常常是边飞边昂着头连续鸣叫几声,其叫声柔和动听、并略带颤音。另外,它们还是“长行军”中的好手,黄雀善于进行长途的旅行。长途跋涉对于它们来说,绝对不是问题。毫不夸张地说,黄雀在越冬迁徙时,能横穿半个地球!除了这强劲的飞行能力之外,黄雀还有一项足以令其它的观赏鸟都羡慕不已、令人类赞叹不已的本事。那就是,它们在空中,依然能够准确无误地辨别方向,而且从来不会出错,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黄雀的繁殖期为5~7月份。雌雄黄雀在5月上旬便开始筑巢,它们一般会把巢址选择在松树或是赤杨等树上。选用苔藓、羽毛、兽毛、蜘蛛网、各种蚕茧的纤维以及一些嫩草茎、草根之类的柔软物质等做筑材。筑成的巢呈深杯状。黄雀每窝产卵4~6枚。卵呈浅蓝白色,并缀有少量的褐色及紫色斑点,这些斑点大多集中在卵的钝端。孵化期11~14天。一般都是由雌鸟孵化,雄鸟担任外出觅食和喂养雌鸟的工作。雏鸟出壳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不过还是以雌鸟为“主力”。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黄雀小巧、轻盈,属小型食谷鸟类,在黄雀笼(也称为山雀笼)中进行饲养就可以。当然,如果计划在以后要对黄雀进行相关技艺的教导,那就可以直接选用直架来饲养。黄雀笼多种多样,一般是竹制的平顶小方笼或小圆笼,笼高20~22厘米,直径30厘米,笼条粗0.2厘米,条间距为1.2厘米,如果比较讲究的话,还可以用漆竹圆笼饲养黄雀,高21厘米,直径28厘米,笼条粗0.2厘米,这种规格的就可以了。笼底最好为木板或是塑料板,而且要用大约3厘米高的底圈将笼底封闭起来,一来可以预防鸟儿糟踏食物,二来也能防止它们吃完饲料后剩在食罐里的饲料外壳到处乱飞乱跑,弄脏周围的环境。黄雀主食颗粒状饲料,其粪便少而干燥,不易污染笼底,所以笼底不用铺沙子,可以铺上一层软软的垫布,只要能起到保护黄雀趾爪的作用就足够了。在笼子内部,距笼底5~6厘米高的地方设上两根栖木,并在栖木两端各放2个精制小巧的食罐和水罐。做完上面的这些工作,黄雀笼的所有制作工序也就结束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黄雀怎么养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