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人工栽培的菌草

我国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治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西部的秀美山川,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举措,大面积种植了高蛋白的菌饲两用草——紫花苜蓿。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仅宁夏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就达几百万亩,紫花苜蓿是栽培蘑菇的优质原料,据我们在宁夏固原的对比试验,在蘑菇堆肥配方中加入紫花苜蓿后,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还通过闽宁对口帮扶项目,在宁夏的荒漠化土地上试验示范栽培了巨菌草、象草、苏丹草、拟高粱、串叶草等优质菌草,这些菌草都是栽培蘑菇和发展畜牧业的优质原料。

一、目前西北地区人工栽培的主要菌草

(一)紫花苜蓿

别名:蓿草、苜蓿。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科,苜蓿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多分枝,高30~100cm。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披针形,长1~2cm,宽约0.5cm,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mm,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萼。荚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为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在我国北方和世界各地都有栽种。既是优良饲料植物,又可作绿肥;粗蛋白含量高,可做双孢蘑菇、平菇等多种食(药)用菌的栽培原料,栽培食(药)用菌的废菌料可制饲料、菌料和肥料。

(二)拟高粱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高粱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叶宽长,宽达3cm,长达90cm,须根发达。茎圆,茎基部有较粗长的不定根。茎高2~3m,节上着生侧芽。圆锥花序,有小分枝,无柄,小穗无芒。再生能力强,喜高温多雨气候,耐高温,在最高温达40℃时亦能生长,抗旱力强。在pH值达4~5.5的酸性土壤、黏重的土壤、江河、湖泊、山塘水库边均能种植。在福建一年可开花结实两次,分别在7月和10月。

拟高粱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各省,日本、东南亚、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多生于河岸或湿地。

拟高粱含粗蛋白4.17%、粗纤维49.47%、磷0.078%、钾0.455%、钙0.443%、镁0.172%、灰分7.87%。

拟高粱是适宜我国南方栽培的优良牧草,是栽培双孢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菇、灵芝等食(药)用菌的优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废菌料可做饲料、菌料和肥料。

(三)象草

别名:紫狼尾草。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

形态特征:象草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在寒冷地区为一年生。植株高大,株高可达6.5m,人工栽培一般株高3~5m;根系发达,密布于0.5m左右深的土层中;茎直立,丛生,节一般30~37个,多的可达67节,分蘖多。1995年10月9日,首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的专家、学者在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种植象草,1996年12月1日测第一年平均分蘖28.1个,1997年11月20日测得87个分蘖,种后第三年即1999年5月19日测得分蘖多达309个。叶互生,叶片条形,叶面散生茸毛,叶鞘边缘具粗密茸毛,中脉白色明显,叶片长0.5~1cm,宽1~5cm,叶舌小;茎节可长出不定根,叶腋可长出新株,再生能力强,因此,人工栽培采用茎节进行无性繁殖。福建农业大学菌草圃1983年种植的象草繁殖情况表明,在气温条件适合的热带、亚热带可连续生长200年以上,在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试种均证明可多年生。

象草的种子发芽率低,实生苗生长缓慢。象草喜温热湿润气候,不耐低温,但能耐短时间霜害,土壤冻结会死亡,在福建、广东、广西各地能自然越冬,偏北的地区,茬头培土覆盖能越冬。宜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气温12℃~14℃时开始生长,25℃~35℃时生长迅速。8℃以下时生长受抑制,5℃左右地上植株经冻枯萎。在福建、广东、广西地区一般3月中旬到12月均能生长,4~9月生长迅速。

象草原是主要牧草,幼嫩时可做猪、牛、羊、马、鱼等的饲料。研究结果表明,象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比杂木屑高,其中粗蛋白的含量是杂木屑的5.09倍,含磷量为杂木屑的8.9倍,含钾量为杂木屑的7.34倍,含镁量为杂木屑的7.21倍。

(四)巨菌草

别名:篁竹、巨象草、篁竹草。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

形态特征:巨菌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株高一般为3~5m,1999年5月2日在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菌草圃试种,12月31日测株高为3.98m,茎粗可达3.5cm,节间长9~15cm;有效分蘖15个,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cm,叶片宽3.5~6cm,8个月共生长35片叶。2001年3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鲁法区种植,2002年9月19日测产,株高最高的7.08m,50个节,株重达3.25kg,每公顷产鲜草达521.6t。密集圆锥花序,长20~30cm,但在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每个节的腋芽都有萌发能力。因此,既可利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又可用种子繁殖。

巨菌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的特点。是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和我国南方栽培的草种。

巨菌草在12℃~15℃条件下开始生长,25℃~35℃为适宜生长温度,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低于5℃时停止生长;低于0℃时,需采取保护措施。1999年12月23日~24日,福建农业大学菌草所菌草圃的最低温度为-2℃,巨菌草顶端叶片被冻枯。

巨菌草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碳酸-羟基丁二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C-4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在我国南方种植每公顷鲜草产量可达300~500t。

巨菌草的生长除需高温外,还需湿润的气候,适宜在年降水量为8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能耐涝。

巨菌草原产哥伦比亚,原为高产优质牧草,1999年作为菌草开展研究,是高产优质的菌草之一。

巨菌草和象草一样,粗蛋白的含量比杂木屑高,生长一个月高50cm时粗蛋白的含量(10.8%),比杂木屑(1.16%)的高9.64个百分点。

不同生育阶段,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长一个月高50cm时粗蛋白的含量为10.8%,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仅5.9%,比幼嫩时粗蛋白含量低4.9个百分点%。

巨菌草可用于栽培双孢蘑菇、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灵芝、珍珠菇、灰树花、玉菇、鸡腿菇、巴西蘑菇、猴头菇等45种食用菌、药用菌,种菇后的废菌料可制饲料和肥料,应用前景广阔。

(五)苏丹草

分类地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鸭跖草亚纲,莎草目,禾本科,高粱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夏季饲料作物。原产非洲北部。1909年自苏丹引入美国,后又从美国引到南非、大洋洲、南欧和南美等地。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有栽培。

形态特征:根系发达,大部分根群分布在50cm深的土层内。株高2~3m。叶片宽线形,每一个茎上有7~8片叶,叶色深绿,表面光滑,边纹稍粗糙,主脉明显。无叶耳,叶舌膜质。圆锥花序,穗枝梗长10~20cm,每节着生两个小穗。为退化花,不结实。种子扁卵形,有黄色、褐色、黑色,千粒重9~10g。

适应性很广,喜温暖的气候,在北方也能良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通畅,各种土壤上均可生长。较耐湿,抗旱,但耐寒力差,春季不宜过早播种,5月上旬前后为宜。播种量15kg/ha~30kg/ha,种子产量每公顷为750~2250kg。开花期鲜草含干物质23.4%。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8.1%、粗脂肪17%、粗纤维35.9%、无氮浸出物44.0%、灰分10.3%。

(六)串叶草

别名:串叶松香草。由于其茎串生于连座的一对叶片之中,且该草具有松香味,因此而得名。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科,松香草属。

形态特征:串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直立、方形,直径可达3cm,高可达2.8m以上;茎和叶脉绿色,叶脉粗,叶肉较薄,叶片大,二叶连座把方形茎包于中间,叶片一般10~12对,叶宽20~30cm,长30~40cm,地下侧芽分枝多,发育快。在福州、新疆两地种植均在7月上旬开花。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返青至开花阶段气温要在6℃以上才能正常生长,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2℃~25℃,特别是具有耐寒的特性,在-37℃的条件下也能安全越冬,可作为高寒地区种植的主要菌草,也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串叶草产量高,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种植一年可割三次,年亩产鲜草可达30t。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而且含糖量较高,含钙、磷、钾丰富,但一年生的和二年生、三年生的含量有较明显的差别,二年生的全草的蛋白质、磷的含量仅为一年生的50%。

串叶草原为牧草,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种植,经试验,串叶草可做双孢蘑菇、平菇、阿魏菇、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原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心一宠 » 西北地区人工栽培的菌草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