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看红树,一片绿林生机勃勃。奇怪它为什么叫红树?专家这样解释: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生长在陆地的有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在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这种在潮涨潮落之间,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红树是湿地的特色植物,全球共有61个品种:蜡烛果、秋茄树、木榄、海漆、榄李、海榄雌和银叶树等。不同的品种,展现出不同的生态特性。
在热带地区的海边,常常看到一大片枝叶茂密的红树林,每棵树都有强大的根系,有的粗根像弯弓似地突出地面,盘根错节地固定着树干,还有从枝干上垂下来的气根,插入海滩的淤泥中,支撑着大树,在水面上成拱形的根有超大的皮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它们的叶子特别厚,可以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此外,它还有排盐的本领,从海水中吸入体内的过多盐分,会通过叶面上的排盐腺排出体外。
红树林是由许多树种组成的,如红茄冬、海桑、角果木等等。红树的果实成熟后,暂不会脱落,其实里面的种子已经萌芽,它慢慢成长,形成一条条棒状的幼苗,一般长20~40厘米。当海风刮来,成熟的幼苗借助本身的重量,纷纷脱离母体,直落海滩,插进泥沙之中。幼苗下端很快长出侧根而牢牢固定在泥沙之中,成为一棵新的红树苗,加入红树林的行列。已经发芽的幼苗也可随海水漂浮到别的地方去生长发育。由于这种植物果实的种子是在树上萌发,也就是说在树上“怀胎”,故称为胎生植物。在我国南部沿海,以及印度、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西非的一些海滩,都有红树林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