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热带地区,多生于热带雨林的树干或岩石上;我国没有分布。喜温暖湿润与阳光充足环境,不耐阴;不耐寒,低于5℃会受寒害;喜高空气湿度,喜通风良好。
【形态特征】
卡特兰是卡特兰属内原种和园艺杂交种的总称。栽培上有单叶和双叶之分,前者假鳞茎上只有1片叶子,叶和花较大,通常每个花梗开花1~3朵;后者每个假鳞茎上有2片或2片以上叶子,叶和花较小,花数量较多。另外,卡特兰还可根据花朵颜色分为单色花和复色花两大类,也可根据花型的大小分成大、中、小、微型四大类。为附生兰。假鳞呈棍棒状或圆柱状,具1~3片革质厚叶,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组织。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花期多为冬季或早春。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多在春秋两季进行。
分株时,先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根部附着的基质,露出根系,剪去腐烂的根及假鳞茎,然后将较大的假鳞茎切开,但每丛应有3个芽以上,因为分剪过小,对新株的恢复生长和开花均有影响。分株后将新株分别种在湿润的新鲜培养基质中。栽植时使新芽向着盆边方向,并留出2~3年的位置。新栽的卡特兰在2~3周的时间内宜放在半阴、潮湿的地方,每日向叶面喷水以保持叶片及假鳞茎不干缩,根部在刚分株时不能浇水,也不能施肥,否则会引起烂根,当新根长至2~3厘米长时才可进行根部浇水。
【花卉诊治】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可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剪除病叶。发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虫害主要有蚧壳虫危害,多发生在秋冬季,室内通风不畅,干燥导致蚧壳虫危害。发现少量时可用软布擦洗蚧壳虫,反复几次可根除虫害。若发生严重,可施用介杀死1000倍液防治。
【摆放布置】
卡特兰类花型奇特、雍容华丽,花色娇艳多变,花朵芳香馥郁,是国际上最知名的观赏兰花种类之一,素有“洋兰之王”、“兰之王后”的美称。常做盆栽花卉,可置于窗台、案头、书桌等处观赏,亦可作切花,同样是珍贵的年宵花卉,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