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胶黏放线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人犬共患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临床主要以慢性脓性肉芽肿以及脓肿坏死等病变为特征。
病原
这2种放线菌在健康犬的口腔和肠道内都可发现,属条件性致病菌。本菌无荚膜,不运动,但形成菌丝。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呈辐射状排列的颗粒状聚集物,称为菌丝,这些特征可作为本病的诊断。
病情评估
感染部位有创伤史,病菌进入后不断增殖,患部出现化脓性肉芽肿、脓肿和坏死,流出黄白的浓汁,混有硫磺颗粒状菌落。当局部病变进一步发展,犬会出现咳嗽,体重下降,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放线菌可引起腹膜炎,如侵入腰椎,可发生骨髓炎,使病犬出现运动障碍。
康复治疗措施
患部要清创或手术切除,并彻底清理,用碘酊纱布填塞,并按时更换。针对全身症状的病例,应首先选用青霉素和碘化钾,其他抗生素可应用土壤素、四环素和链霉素,连续用药几周才能见效。全身性感染放线菌的病例较难治愈,大多愈后不良。
康复保健及预防
发病犬要隔离治疗,保健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要局部结合全身治疗,增加食物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要隔离散放,禁止有创伤的其他犬接触。注意病犬活动的场所卫生,并经常进行消毒。
对于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平时注意防止犬出现外伤,科学饲养,提高犬对疾病的抵抗力,并注意犬的活动场所的卫生,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