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在繁殖行为方面和野鸽有一些不一样,这些都是驯养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肉鸽的繁殖率提高呢?那么先从肉鸽的繁殖行为来说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肉鸽的繁殖行为
1.配对 5~7月龄的鸽子,主翼羽换至9~10根新羽时,开始性成熟,此时鸽子神态活泼,公鸽有求偶的动作:颈羽竖起,颈气囊膨胀,背羽隆起,尾羽散开如扇状,围着母鸽频频上下点头。如母鸽接受公鸽的追求,便会对公鸽作点头状。更进一步,公鸽会张开嘴,母鸽将自己的喙伸入如接吻,称为“鸽吻”,发现如此后,即配对已成。应立即完成将这对鸽子的单独笼养工作。
配对是鸽子繁殖的特点之一。在生产实践中,鸽的配对方法有自然配对(自由配对)和强制配对(人工配对)两种。自然配对又可分大群自然配对和小群自然配对。自然配对即鸽子可在群中自然选择对象。一般大群配对时间比小群要长,因为小群空间较小,接触机会多,完成配对的时间可大大缩短。自然配对方法适用于生产商品鸽场,但也能用于育种场。强制配对即人为地选择一对公母鸽子,放在同一配种笼内。开始时在笼中间用铁丝网板隔开,通过网相望,建立感情,彼此不产生斗架时,便可抽出隔网板,让其配对。
2.筑巢 在有公共巢箱的鸽舍,并设有飞翔区的情况下。肉鸽才具有筑巢行为。公、母鸽配对后,寻觅好巢箱后的第1个行动就是筑巢(全封闭鸽笼配置巢盆即可)。一对新配偶会选定自己的鸽巢,有时会因争巢而与其他配偶鸽发生争斗。一般都由公鸽去衔筑巢料。当然鸽巢也可由饲养者事先代为准备,但仍需为其准备一点巢料供筑巢用。
3.交配 公、母鸽在正式交配前,均有一些求偶调情行为,以激发对方。求偶多以公鸽为主动,此时公鸽表现高度兴奋,头颈伸长,颈羽竖起,颈部气囊膨胀,尾羽舒展呈扇面状,同时频频点头。发出“咕咕”的叫声,并做出向地上啄食谷粒的样子,紧跟在母鸽后面,或以母鸽为中心,做出画圆环的步伐,然后缓缓地靠近母鸽身旁。如母鸽同意接受交配,会把头靠上公鸽颈部,有时还会从公鸽喙中吃一点食物。经过一番追逐、挑逗、调情、靠近后,便在地面上或栖架上,笼养鸽则在底网上或巢盆边,由公鸽跳跃到母鸽背上进行交配。
4.产蛋 亲鸽交配后二三天便开始产下第1蛋(下午或傍晚),停产1天,间隔48小时,于第3天中午过后再产第2个蛋。在正常情况下,每窝连产2个蛋,少数母鸽会连产3个蛋。不提倡为多产1个蛋而“偷蛋”(即人为地拿走1个蛋,让保姆鸽孵化)。因为这样容易伤及母鸽身体。而且多产的1个蛋往往是无精蛋。
5.孵化 孵化是鸽繁殖的本能,母鸽产出2个蛋后,立即开始孵化。公、母鸽都参与孵蛋,一般公鸽会在每天上午9点左右进巢替换母鸽出来采食、饮水,然后下午4点左右由母鸽接替孵蛋,当然这种时间上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方偶尔离巢时,另一方就会主动接替。有时公鸽偷懒离巢,则母鸽也会追其回巢继续孵化。孵化期开始的时间是从第2个蛋产下的那天计算,孵化期为18天。实践证明,第1个鸽蛋常会早出雏4~14小时。孵化期间,常在第5天和第10天用灯光照检孵蛋情况,及时剔除破蛋、无精蛋、死精蛋等。根据记录,如发现某些种鸽所产的蛋常有无精蛋或死精蛋出现,就应重新配对或淘汰。在出雏困难时(即到18天仍未破壳而出)。可酌情人工辅助出壳。
(二)肉鸽的人工孵化
为了加速肉鸽生产,增加繁殖窝数和抢救被亲鸽遗弃的种蛋以及将不善孵化的种鸽所产的蛋收集起来,就要进行人工孵化。但要注意这不仅是孵化问题,更关键的是人工育雏问题,所以在目前未掌握孵育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单位,还应采用“代孵鸽”(保姆鸽)来代替。
肉鸽的人工孵化就是将收集来的种蛋,用一种专用小型孵化器进行孵化。其基本操作要求及方法与鸡蛋孵化大致相似。孵化温度是1~7天为38.7℃。8~14天为38.3℃。14天以后为38℃。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在入孵当天应翻蛋2次,以后每天翻蛋6次,一直到出壳前两天停止翻蛋。
肉鸽自然孵化或人工孵化都需进行生物学检查,分析胚胎发育情况。一旦发生孵化不良现象,可立即查明其原因,便于及时改进鸽群饲养管理和孵化条件等。其检查方法主要是照检。一般孵化至第4~5天进行第1次照检。至第10天进行第2次照检。剔除无精及死胎蛋,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以便保持良好的孵化成绩。在第17~18天之间,若发现有因胚弱而破壳困难者,可人工助产。出壳的雏鸽可用人工哺育。